
内江高新区扶贫基金会工作站负责人熊正明同志在2024年内江市扶贫“两会”社会助学助困工作总结会上汇报工作情况
2024年在内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内江高新区扶贫基金会工作站认真落实省、市关工委对基金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一)深入落实解困助学。一是努力募集资助资金。全力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十元助困·善及吾幼”行动等,开拓募捐思路、拓宽募捐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向单位、个人、社会募捐,募集金额共计12万余元。开展“爱心助困”“爱心助残”等关爱活动,摸排农村留守儿童274人、低保家庭儿童271人,其中残疾儿童22人,并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重点儿童形成个人档案,实现一人一档。开展“栋梁工程”行动,资助困难大学生26人,资助资金7.8万元。二是精准帮扶困难儿童。与区社事局、区公安部门对接,及时将2名新增认定标准存在一定难度的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兜底保障范围,目前我区共有兜底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14人。全覆盖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目前我区已将1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名孤儿纳入补贴人员,补贴标准为1350元/人.月,2024年共发放生活补贴 23余万元。并为3名孤儿组织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免费体检活动。三是全力开展慰问活动。建立2000余名儿童分类台账,实施动态管理,确保“牵手行动”持续不断,确保帮扶实现一个不漏。发动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及社会组织开展摸排走访3次、节日关爱活动5次、夏日送清凉活动4次、各部门不定期走访入户关爱10余次,赠送书包、文具等礼物200余份,共惠及儿童1000余人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等10万余元。(二)深入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做好法治宣传。在全区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依托“内江高新”微信微博公众号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普法”等专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50余条,围绕“护苗·绿书签”等专题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0余场,发放“绿书签”500余份,受众人次达20000余人,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氛围。二是做好部门联动。积极与关工委、妇联、团委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主题活动60余场,覆盖青少年5000余人次。积极对接司法等相关部门,举办“禁毒反诈进校园”活动4场,邀请法律专家进行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参与学生超过1000人。三是做好常态宣传。通过制作、张贴宣传资助海报、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关资助信息、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发放宣传单等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村民助学的知晓率,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2024年全区共制作、宣传海报 20余张,推送相关资助信息2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三)深入推进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积极组织“五老”深入学习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结合“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铸魂补钙”。开展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讲座10余场,不断增强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机构建设。调整区基金会工作人员1名,基层工作站工作人员10名,建立健全街道基金会网络,确保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出台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基金会老同志相关待遇,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做到专人专管,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建立街道分会和村(社区)工作站工作督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个使命贯穿始终。始终着眼以“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为使命,以“经营慈善、笃信管理、将贫困和方法制胜、职业精神“为信念,将贫困和受灾地区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以及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基层组织列为服务对象,对他们进行直接援助。一支队伍保障落实。打造一支能担当、能作为、能干事、能创新的“四能”扶贫基金会工作站干部人才队伍,发展更多志愿者积极投身扶贫作。一个特色持续创新。创新利用高新科技企业、人工智能专家等资源特色,建立扶贫网络平台,组织志愿者开展主题鲜明、有针对性、成效明显的扶贫活动。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于2024年内江市扶贫“两会”社会助学助困工作总结会上内江高新区扶贫基金会工作站工作汇报材料。文中如涉及未成年人均采用化名或以*代替真名,内容有所删减,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