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内江市东兴区联络组、内江市东兴区扶贫开发协会负责人邓复初同志在2024年内江市扶贫“两会”社会助学助困工作总结会上汇报东兴区工作情况
2024年,在省扶贫基金会内江市分会、内江市扶贫开发协会的大力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工商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残联、区妇联、区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及社会帮扶工作,资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发动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及2025 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成效。“栋梁工程”是由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于2001年率先面向全国发起,专以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高校学生为援助对象,以“援助明日栋梁、培养民族精英”为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栋梁人才的社会公益活动。东兴区2007年开始实施,十八年来,我区“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工作得到了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解困助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八年来,全区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资助优秀困难大学生6235人,资助金额1617.524万元。其中:省、市、区扶贫基金会资助我区大学生1790人535.29万元;区慈善总会资助 1556名大学生510.704万元;区总工会资助463名大学生124.7万元;区教育基金会资助514名大学生119.1万元;区残联资助1802名大学生276.83万元;团区委资助83名大学生45.9万元;区妇联资助27名大学生5万元。2024年,全区“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564人,资助金额102.55万元,其中:市、区扶贫基金会资助114名大学生36.6万元;区慈善总会资助71名大学生21.3万元;区总工会资助15名大学生6万元;区教育基金会资助104名大学生6.65万元;区残联资助260名大学生 32 万元。(二)社会帮扶成效。一是开展“万企兴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四川东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兴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精准帮扶行动,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为抓手,以推动乡村共同富裕为目标,实施村企共建共振,不断增强乡村造血功能,探索民营企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东兴特色发展之路。二是持续开展健康帮扶行动。2018年开始,与云川医院联合设立肾友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向15个爱心单位和5名爱心人士募集资金485万元,资助血透患者1040人次。今年已向5个爱心单位募集资金45万元,资助血透患者102人次。(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出台解困助学政策。2024年6日24日,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基金会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做好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的函》(内东农函发[2024]34号),倡议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职工每人每月自愿捐赠5元(全年60元)集中用于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和困难儿童关爱活动;20人以下的单位可自愿认捐1名大学新生、20人以上的单位可自愿认捐2名大学新生,每名大学新生资助不低于3000元;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动员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帮助困难学子实现人生梦想。(二)积极筹集资金,确保受助新生顺利入学。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筹集资金37.77万元,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90名,资助金额27万元,帮助困难新生顺利跨入大学校门,实现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困难家庭子女圆梦大学,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持续助力。(三)加强协助配合,推进解困助学工作。一是各镇(街道)和区教体局等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文件精神,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使“栋梁工程”深入人心。二是区慈善总会、区总工会、区残联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资金渠道,扩大资金总量,共同为“栋梁工程”解困助学事业做出贡献。三是区扶贫基金会加强与“栋梁工程”各承办单位联系,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核对、统计、上报,做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实现优秀困难大学新生不重不漏、全覆盖资助。(四)严格精准资助,规范助学资金管理。一是学校、村(组)、镇(街道)严把初审关。根据“栋梁工程”扶贫助学的要求,学校、镇(街道)、村(社区)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经严格初审把合格的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考成绩在本科以上的学生申请表报送到区扶贫基金会等承办单位。二是严把复查关。凡是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和低保户大学新生,区扶助基金会等承办单位与区农业农村部门和民政部门核对无误后确定为资助对象,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以资助。明年,我会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及社会帮扶工作,夯实“三农”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研、政策宣讲等活动。利用主流媒体深入开展“栋梁工程”等社会帮扶活动的报道,宣传先进典型,展示帮扶成效,扩大公众对“栋梁工程”的知晓度。(二)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强与农业农村、教体、民政、残联、工会、团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单位联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爱心助学平台。(三)进一步加强教育。加强对受援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意识,使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四)进一步加强帮扶。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到脱贫村开展帮扶工作,支持脱贫产业发展,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帮助脱贫户稳定增收;鼓励全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等继续通过“以购代捐”等方式采购脱贫产品,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于2024年内江市扶贫“两会”社会助学助困工作总结会上四川省扶贫基金会东兴区联络组、内江市东兴区扶贫开发协会工作汇报材料。文中如涉及未成年人均采用化名,内容有所删减,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