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4年社会助学助困工作,在中共内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扶贫基金会、省扶贫开发协会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公益慈善事业的要求为引领,注重在“四个方面发力”,做到“五个狠抓”,使全市助学助困工作实现了在量上有增长,在质上有提升,为助推内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1.着力工作取向,在组织领导上发力。我们始终牢记做好公益慈善事业的使命,在坚持正确慈善导向中把准工作取向。为此狠抓了“三个争取”:一是争取领导重视。3月5日是,市委书记邹自景在《募集善款超1.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超6.9万名一-来自内江市扶贫基金会“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工作的报告》上批示“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各方面要予以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7月30日在内江国际酒店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了200人参加的全市“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动员大会,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出席会议,省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陈宏到会指导并讲话,熊有高会长作主旨报告,刘波副市长作总结讲话,资中县、市公安局等5个单位作交流发言,现场为40名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困难学生每人发放了3000元助学金。二是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在市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下,于4月2日联合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活动的通知》(内乡振函[2024]1号),对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扶贫基金会联络组及市级各部门(单位)进行指导和督促。三是争取工作主动。市分会与市栋梁办积极主动组织开展进村入户典型调查,并于5月2日,将《关于对2024年全市在读高三困难学生情况的调查报告》(2024年第二期《社会扶贫》)报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单位),受到各级党政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学东为此做出了“请栋梁办做好困难学生关爱工作,尽力做到应助尽助”的批示。
2.尽力稳定规模,在善款募集上发力。我们始终把强化资金保障作为开展“栋梁工程”解困助学的重要工作狠抓落实。经过认真组织和引导,市内外各界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踊跃参与,无私捐助,2024年全市共募集解困助学善款1397.9万元,比2023年的 1285.1万元增加了112.8万元,增长8.8%。其中募集善款较多的资中县771.2万元,比2023年669.5万元增加了101.7万元,增长 15.2%;威远县122.2万元,比2023年96.5万元增加25.7万元,增长26.6%;市分会139.7万元,比2023年121.7万元增加18万元,增长14.8%;其余各县(市、区)为略有增加或减少。市扶贫基金会系统共募集687.9万元,占全市募集善款总额1397.9万元的49.2%(见附表)。《关于内江市2024年栋梁工程解困助学捐款情况的公告》已在《内江日报》2024年11月7日专题/8版上刊载,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3.全力确保精准,在规范管理上发力。我们始终在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助程序上坚持规范操作、严格审核的原则,确保了有限的善款真正资助到困难学生身上。据统计,2024年全市共资助困难学生6970名,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资助3000名以上的工作目标任务。其中资助困难大学生3258名,比2023年2946名增加了312名;资助中小学生3712名,比2023年4508名减少 796名,但对应届高三学生中考上大学的事实无人抚养孤儿以及残疾、突发严重困难等家庭学生均做到了应助尽助。市直单位认捐资助的332名困难大学生档案于11月26日前全部寄达各单位存档,接受捐赠单位监督。
4.大力宣传慈善,在舆论导向上发力。我们始终注重把不断增强全社会参与公益慈善的意识作为做好“栋梁工程”解困助学的重要环节来强化公益慈善宣传工作。一是利用媒体平台抓宣传,主要通过内江市级媒体发布新闻报道23篇次,通过今日头条、百度新闻、凤凰新闻等网络媒体发布92篇次。二是利用官方网站抓宣传,通过我会“内江社会扶贫”网站公众号等发布各类理论、知识、新闻信息140余篇次,阅读浏览量达63万次以上。三是利用线下载体抓宣传,通过我会《社会扶贫》专刊工作简报3期,向全市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单位)发送300余份。四是利用专题会议抓宣传,通过各种会议、助学金发放仪式等形式,扩大公益慈善的关注度、知晓面和参与面。五是利用专题片抓宣传,由市分会和市栋梁办出资、市融媒体中心拍摄制作的反映我市“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工作情况和成效专题片《让梦想开花》,在动员大会上播放、内江广播电视台《甜城视线》栏目展播后,宣传效果令人称赞。在这些宣传报道中,被省机关党建、慈善资讯等转发、刊发的有10多篇次,阅读量达73万余次。
(二)社会扶贫工作做到“五个狠抓”。
1.狠抓产业扶贫。市扶贫“两会”在历年大力帮扶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威远威宝食品有限公司100万元,用于在镇西镇5个贫困村发展原料基地和方便食品生产的提质增效,该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2024年将实现产值6000万元。资中县联络组(开发协会)指导各镇扶贫联络小组共引进域外34家爱心企业,募集资金(包括物资折价)41万多元,扶持村民发展种植业。
2.狠抓医疗扶贫。充分利用“肾友爱心基金”平台,加强与内江云川医院深度合作,动员内江云武商贸有限公司等10家农爱心单位募集资金62.65,资助253名肾病患者,为其减轻经济负担。
3.狠抓物资帮扶。市扶贫“两会”与市中区、东兴区扶贫“两会”联合向成都盛元阳光有限公司募集太阳能路灯200盏,价值40万元无偿捐增给白鹤湾生态园、竹苑水乡等镇村的农旅综合体,为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旅游助力。协助省扶贫基金会携四川百纳森贸易有限公司向市中区捐赠低糖电饭煲130台,价值18万元。
4.狠抓特情帮扶。主要是市扶贫“两会”资助市书法家协会3万元、东兴区小央美禾雨美术培训学校2万元、东兴区顺河镇中心校100名中小学生5万元、东兴区椑木镇花马村3万元、内江一中学生课桌椅250套48750元、内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金秋助学”2万元,共计近20万元。在市中区、资中县开展“关爱生命安全用电”公益捐赠活动,受益人达1500多人;开展“预防为主,生命至上”消防安全科普及公益捐赠活动,受益人员680多人。隆昌市扶贫“两会”利用历年“扶贫日募捐”结余资金1.49万元,救助困难家庭28户;星光分会捐资4200元,资助癌症患者陈述兰,缓解其家庭困难。
5.狠抓规范管理。根据《民法典》、《慈善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四川省扶贫组织建设治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并了台了《内江市扶贫开发协会内部管理制度汇编》,这些制度包括党的建设、民主选举、财务和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19方面,为规范内部运行,提升依法自治、诚信自律的能力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4年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仍然存在社会助学助困资金募集渠道不够宽、社会参与度不够高、募资规模突破难、公益慈善宣传力度不够大、“两会”自身建设存在不足等问题。